就业在北京,民企服务月帮助1.9万人签订就业协议-每日消息

2023-05-19 17:21:33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代丽丽

今年4月,按照人社部要求,北京市举办“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85场,征集岗位信息约12.3万个,为2.1万余户次企业提供服务,帮助1.9万余人次签订就业(意向)协议。

活动以“就业在北京”服务品牌为引领,紧紧围绕“服务民企促发展,扩大就业惠民生”主题,重点聚焦民营企业需求,通过进民企、准对接、搭平台、落政策,全力帮助民营企业缓解招用工难题。

在服务民企过程中,本市充分发挥北京市就业服务专员网格化优势,广泛收集民营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夯实“全面摸查+用工指导+招聘对接+政策帮扶”的服务流程,实现助企惠企一站式服务。

其中,东城区按照“三员服务”穿针引线工作思路,通过就业服务指导人员组织策划,就业服务专员“敲家门”入户了解需求,企业招聘专员匹配需求甄选岗位,将招聘活动送到劳动者“家门口”。海淀区依托辖区微信公众号,创新打造“家门口就业地图”,通过归集企业招聘信息,精准定位工作地点,促进求职群体就地就近就业。

服务月期间,全市16个区及经济开发区共组织25场“人社局长进民企”活动,深入35家辖区企业搞调研、摸情况、送政策、定措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其中,通州区邀请中智、外企(FESCO)等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共同走访甘李药业等辖区重点企业,进一步推动完善“政府+市场”双轮驱动,鼓励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共同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3+1”主导功能、六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怀柔区组建民企工作专班,走进辖区科学城实地探访,由局长现场督办处理企业的困难,形成挂账问题清单,后续跟进协调解决。

本市还不断拓展就业渠道,丰富招聘活动内容,探索进商圈、进校园、进园区就业服务新模式,推进现场招聘活动直达百姓“家门口”。

其中,市区联合举办“‘百姓就业’进社区”系列招聘服务活动,“西城专场”现场开设老字号招聘专区,创新开设非遗盘扣制作体验课堂;“昌平专场”为企业开通24小时需求对接通道,市、区、镇、社区四级联动,携手百企稳岗拓岗。房山区在梨花节为“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助力送岗,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将专场招聘活动“触角”下沉至村民家门口。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