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状与原告事实不符有什么后果

2023-05-28 05:43:32 来源:法师兄


(相关资料图)

原告诉讼状与事实不符,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如果原告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可以给予当事人拘留、罚款等的处罚;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将构成虚假诉讼罪,将受到刑事处罚。 具体如下: 一、原告诉讼状与事实不符,诉讼主张得不到法院支持,可能败诉。 起诉状所反映的事实应当与客观事实相符,请求应当合理合法。 如果起诉状所反映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不相符,这样就不会有相应的证据来支撑起诉状所诉事实。 打官司,法官是要听取当事人是怎么说的,但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来证明事实的原貌。 所以诉状和事实不符,诉讼请求不会得到支持,可能败诉。 二、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可以给予当事人拘留、罚款等的处罚。 根据《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将构成虚假诉讼罪,将受到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犯虚假诉讼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虚假诉讼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构成要件如下: (一)主观方面,本罪并未限定主观目的,可以是为了各种目的,范围较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特定的主观目的,不论是否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是正当利益还是不正当利益的,均能构成本罪。 (二)客观方面,体现为一定的虚假性,表现为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妨害司法秩序。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1)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 (2)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 (3)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的; (4)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的; (5)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的; (6)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的; (7)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行为。 隐瞒债务已经全部清偿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人履行债务的,以“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论。 2、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1)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措施的; (2)致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干扰正常司法活动的; (3)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裁判文书、制作财产分配方案,或者立案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的; (4)多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 (5)曾因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被采取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或者受过刑事追究的; (6)其他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三)主体上,本罪主体除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外,应当具有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四)客体上,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民事诉讼活动秩序以及如财产权等他人合法权益。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