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杆菌,离胃癌就不远了?做好3点来自救

2023-02-03 02:08:52 来源: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张女士(化名)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口臭的困扰,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也说不清楚。只记得几年时间里口臭一直很严重,她以为是口腔卫生没做好,每天都要刷牙五六次。饶是如此,还是没能缓解口臭的症状。

去年年底,她去当地医院进行了胃镜检查,结果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医生称她身上的口臭症状很可能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后续经过治疗她的口臭症状果然得到了缓解。

幽门螺杆菌感染竟会引起口臭问题出现?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菌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感染幽门螺杆菌,身体可能会有这些提醒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部的微厌氧菌,可附着于胃粘膜以及细胞间隙内。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可通过唾液、牙菌斑以及粪便进行传播,日常共用餐具、一起生活都可以发生感染。

数据显示, 我国幽门螺杆的感染率在40~90%之间,平均感染率为59% 。换算一下,每5个国人里面就有3个感染幽门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身体可能会出现这些异常表现:

1、口臭

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细菌所产生的分泌物会产生臭味,这些味道会通过口腔散发出来。

2、腹部不适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患者出现 上腹部不适、胃部饱胀感、反酸以及嗳气 等症状,部分感染者日常会频繁出现“早饱”现象。

3、体重下降

在感染后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的表现,继而让身体对于营养的吸收出现问题,身体会逐渐消瘦,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贫血表现。

4、菌群失调

幽门螺杆菌会在患者体内进行长期的破坏、繁殖,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很可能会诱发体内菌群失调,继而产生一系列的异常症状出现。

在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呢?有些人觉得身体没有不适症状就无需进行治疗,这个想法对吗?

二、院士忠告:幽门螺杆菌越早根除越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 认为,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都应该尽早根除,越早根除获益越大。

为啥院士建议发现幽门螺杆菌越早根除越好呢?因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最大的幕后推手。2021年,《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明确指出, 中国一年有34万胃癌新发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大部分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其中大约有15~20%的会演变成消化性溃疡、超10%会出现消化不良,约有1%的患者会出现恶性肿瘤。

别以为幽门螺杆菌只会引发胃癌——

1、喉癌

幽门螺杆菌在体内产生的毒素以及一些有毒性作用的酶会破坏人体黏膜,继而让身体产生炎症及免疫反应,导致罹患喉癌的风险上升。

2、肠癌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肠道黏膜受到一定损害,继而刺激结 肠腺瘤 发生,该病属于癌前病变,有一定的风险发展成癌症。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癌症的发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那我们该如何去正确消灭幽门螺杆菌呢?

三、如何彻底将幽门螺杆菌消灭?

1、规范用药

目前临床上针对幽门螺杆菌治疗主要采用四联疗法,包括两种抗生素、一种铋剂和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整个疗程 10~14天 一天2次 用药。

2、做好生活管理

①戒烟

吸烟会导致胃粘膜血流量减少,让胃液分泌减少、促进胃酸分泌,继而会让 药物的疗效下降 ,且可能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②戒酒

服药的同时喝酒容易产生 双硫仑样反应 ,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生命。且用药期间本身就不建议喝酒,无论吃什么药都是如此。

③保持口腔卫生

口腔也是幽门螺杆菌的聚集地之一,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工作, 每日刷牙2次、饭后漱口 ,这样做可减少幽门螺杆菌在口腔内的定值。

3、分餐

分餐是指一家人不共用餐具,在进餐时使用公筷、公勺,这样做可以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据统计 ,在进行根治治疗两年后,选择分餐的人复发率只有0.45%,而没有分餐的人复发率为5.3%。

目前四联疗法的成功率早80~90%,大约有1/5的患者会杀菌失败。针对杀菌失败的患者, 可以间隔3~6个月之后再进行二次治疗 ,不宜立即进行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发生感染后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资料:

[1]《体检报告里的“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避免感染,要少吃这几种食物!》.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服务管理.2022-11-26

[2]《幽门螺杆菌,没症状查不查?治不治?听听院士怎么说》.中国医学论坛报.2020-11-02

[3]《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九问!》.河北省健康管理学会 2022-06-2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口腔卫生 消化不良

推荐内容